【King談樓市】「父資產」的由來 (King Sir 葉景強)
上星期在課堂小休時,一位90後的學員跟筆者說剛買了樓,傾談間得悉,原來是學員的父親幫手俾首期,正當筆者以為他爸爸是一名「慈父」之際,學員有點不忿地道︰「King Sir你唔好誤會,依家唔係老竇幫我買樓,而係我幫老竇
買樓,層樓唔係我揀嘅,佢只係利用我個『人頭』幫佢投資,其實所謂『父資產』咪即係屬於父親嘅資產囉。」學員說罷後,氣氛頓時有點凝重。
最近一份銀行研究反映,原來在香港願當慈父慈母的大有人在。花旗銀行今年公布的置業報告中指出,67%的受訪父母願為子女首次置業提供經濟支持,跟2011年同一報告的32%大幅增加一倍有多。
中年人愛磚頭風險低
為何父母近年會如此踴躍為子女置業呢?可從他們背景開始分析。人口金字塔中,上一輩多數是五、六十後,他們於二次大戰後嬰兒潮出生,當時是一個人口急劇增長,經濟急速發展的年代。
該年代的人秉承上一代克勤克儉的美德,辛勤工作,並累積大量財富。他們的人生經歷過多次金融危機的衝擊,投資變得更為保守,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海嘯一役後,他們投資取向更有著明顯的改變,由投資風險較高的股票轉到較穩陣的房地產上。以往股票回報大起大落,現在買磚頭回報雖較少但穩定,以前將大部分資金甚至用槓桿炒股票,現在只會小賭怡情,寧將多年來累積的財富以物業不動產方式來儲存,令到近年房地產投資需要不斷增加。
五十、六十年代出生的,今天已50、60歲,年紀大自然不想冒太大風險。如今天住200萬元現金,他們不會全部投進股票市場,最多只會用其中三幾成買藍籌股玩收息就算。相反,如在物業市場,他們不單將200萬元的大部分去買樓,還夠膽問銀行借多200萬元債來上會,何解?無他,買物業點差都重有舊磚頭,每月重有穩定被動租金收入,加上自知年紀都有番咁上下,當然最好唔使做都有錢收啦!
為避人頭稅一石二鳥
自2009年各國持續量化寬鬆、息口長期低企,即使樓巿偶有波動,但都是大漲小回,近年持有物業的,身家都進帳不少,以至對物業投資需求都有極大偏好。但偏偏港府不斷推出辣招,額外印花稅(SSD)、雙倍印花稅(D S D)及買家印花稅(BSD),去年底更將第二層住宅物業印花稅加至15%。
試想想鍾情樓巿的慈父慈母,他們怎會甘心付15%的印花稅呢?15%印花稅又代表甚麼呢?本港租金回報率平均3厘,扣除管理費、差餉,再加單位一些雜費,實際回報可能一年只得2.5厘,15%就是等於6年的租金——白收。
再計計數,這班父母那個年代20餘歲生育,子女都接近30歲,這世代中30歲算是適婚年齡,如果子女結婚,需要「有瓦遮頭」,協助他們上車,在中國人傳統是理所當然的事。
正所謂一為神功、二為弟子,父母無論是真心想幫子女置業又好,抑或是為自己買多幾層樓養老也好,筆者相信只要政府一日不撤「15%人頭稅」,兼且樓價持續向好的話,將有更多慈父慈母會「幫」子女上車買樓。
作者:King Sir 葉景強
香港按揭轉介創辦人兼資深物業投資者。2004年拿著60萬買樓,至今已擁有過億物業,早達財務自由。現為香港電台《e線金融網King Sir會客室》主持,亦是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物業投資課程總監,希望透過不同渠道與年輕人分享買樓心得。本欄所得稿費,全數捐贈無國界醫生。(本欄隔周刊出)
King談樓市 - 葉景強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hk.finance.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