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上市公司的質素問題,仍然是投資者需要關注的重點。老實,筆者談不上是投資專家,但對於投資任何一隻股票,即使是一隻熟悉的股份,審視標準離不開是戴上有色眼鏡︰有懷疑就會求證,要求證就會搜集更多資料。做足這個有色眼鏡審查過程,賺了當然可以讚自己,輸掉了既不能怪罪他人,而且更要反省有色眼
鏡審查程度的出錯部分,經驗累積就會從而得益。
早前,被媒體形容為「道士股」的公司被證監會勒令停牌,稍為上網搜尋的話,彭博之前已經大篇幅報道這間公司的經典,一間稱聲創立禪易投資法的公司,竟然有多家國際基金投資,5年回報更是摩指士丹利指數之冠,指數股中伏又一好例證。
市場之前常說憧憬摩指,摩指的另一面或者就是魔指了!指數公司以市值、成交及流通量等,作為股份納入指數標準之一,這是指數公司既有安排,但卻經常造成選錯公司入指數的情況。摩指好、恒指好,到底是否應該採取一套更包含主觀審視的納入標準,而非現在的相對被動,市場持份者其實要有更好討論。當然,若由指數公司按更主觀價值作為挑選門檻,對他們而言亦有相當之大的風險。
留給囝囝 - 胡孟青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www.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