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0年5月25日 星期一

金融fact-check - 戚風生 2020年5月25日



金融fact-check - 戚風生 2020年5月25日


【金融fact-check】低風險投資盲點 - 戚風生


當滙控都不派息時,大家就明白政府年金有幾堅。

資料圖片
早幾天朋友在群組分享了一篇傳媒的報道,內容講述有退休人士被銀行職員遊說,拿出150萬退休金,將抵押存款低息借入100萬,全數250萬買入債券基金,自製每月9,000元長糧。

之後環球資產大跌,這位退休人士的債券基金價格亦縮水30萬,因怕基金再跌,憤然斬纜。報道的重點:退休人士因為聽到銀行職員稱產品屬「低風險」,所以就瞓身。儘管報道沒有寫明,但潛台詞無非是指銀行職員為了賺傭金,有誇「細」投資產品的風險,引人落疊。銀行職員有沒有失職,我不知道。但報道極具教育意義,值得與身邊長輩分享。

一、投資者對低風險的最大盲點,是以為低風險等如可以「瞓身」。低風險的意思只是出事機率比較低,而非零。如果100%投資都放入單一低風險項目,當項目出事時,損失可以是100%(如有槓桿,更是嘔凸)。反之,如果高風險投資只佔組合10%,輸盡都只至10%。低風險三個字比高風險有害得多,皆因大家聽到高風險,反而醒水買少一點。瞓身和槓桿都是高難度動作,長者尤為不合。

二、假設報道中的退休人士是60歲,同一筆金額買政府的香港年金,他每月可收12500元,不但回報比銀行力銷的債券基金高,最重要是政府年金是保證金額,不受資產市場價格波動。當滙控(005)都不派息時,大家就明白年金有幾堅。可是年金算零風險嗎?不算。粗格計過,買入後15年內「打柴」的話,基本上只是打和,之後每年就淨賺。短命風險無得計,可是輸給自己,條氣點都順一點吧?

戚風生
本欄逢周一刊出
金融fact-check - 戚風生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s.next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