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嘉麒:股債齊走資 何必估底 林嘉麒
早幾星期所預言的大跌終於發生,由實質利率負變正推動,港股上周率先失守3月中至4月初的橫行區,昨日跌穿兩萬點,盤中低見19,784點。事實上,上周五美股3大指數全部跌逾2%,MSCI全球指數單日跌幅更接近3%。
總結上周,市場現象引證幾點:一是10
年期美債孳息率升至近3厘;二是實質利率轉為正數;三是俗稱恐慌指數的美股波動指數(VIX)升穿21水平,3個情況都會觸發市場波動,尤其是高估值增長股。
由資金流向監測機構EPFR及Refinitiv Lipper搜集的數字都不約而同顯示,全球股票市場資金加快外流。EPFR數字反映,新興市場按周計,資金外流規模大增3倍有多,達到16億美元,亞太股市亦扭轉正流入情況。若論走資規模,美股高達180億美元。
至於由Refinitiv Lipper提供的數字則說明,股、債以至貨幣基金全部走資;美股及環球股票基金資金外流規模創超過4個月以來最多,債券及貨幣基金贖回規模則創5星期及9星期以來最大,只有商品及通脹掛鈎債券再錄資金流入。
明顯地,市場已由首季沽債買股,到4月份轉變成為沽債又沽股,這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對利率上升預期的Re-pricing(重新定價)不但遲遲未能完成,而且愈演愈烈。談到加息預期的Re-pricing,在年內加息次數方面,市場無疑已經充分反映,但對於加息幅度的Re-pricing,隨著聯儲局愈「鷹」,市場的即時反應是比聯儲局更「鷹」,後者不信任前者指引,而且不斷牽制,逐漸形成一個利率預期的惡性循環。最新利率期貨顯示,由現在至9月的議息會議,會合共4次各加息0.5厘,或反映個別會議加幅達0.75厘。
純粹重溫近一個多星期情況,原本是相安無事,但到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提及不止一次加息0.5厘,以及聖路易聯儲銀行行長布拉德兩度提及0.75厘加幅是選項後,市場開始失控;以兩年期國債息率計,一星期升幅達到8%,短短4個多月累積升約兩厘。
為甚麼聯儲局近期變得更「鷹」?估計有3大原因:一是臨近會議希望上調市場預期,以減低加息0.5厘的影響;二是通脹不斷創新高,市場對局方承諾控通脹決心與能力是置之不理;三是股市早前不斷上升,個別指數觸及2月高位。還記得,紐約聯儲銀行前行長達德利說過,要控制通脹預期,股市必須要跌,似乎理想可達了。
按以往幾年經驗,資金從股市外流連續兩星期錄得過百億美元,往往是股市走資的序幕。短線而言,撇開債息及加息預期因素,本周重磅科企業績會是關鍵。美銀統計,社交媒體相關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已跌至4年低位。若計個股表現的話,重磅科技股中,目前只剩蘋果公司(Apple Inc.)較標普500指數輕微跑贏。既然走資剛展開序幕,何必去估短期底呢?
元宇證券基金投資總監 林嘉麒(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
專家點評 - 林嘉麒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hk.o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