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3年10月2日 星期三

點石成金 - 石鏡泉 2013年10月2日

點石成金 - 石鏡泉 2013年10月2日

香港生死一念間


昨天在《經濟日報》以《滕王閣序》論香港墟,該文成於1994年,於2007年2月8日續有《物換星移》一文談資金流(出/入)港。文謂:

不單港股市場會受資金流走的影響,紐約市場也會受影響,上海市場亦會。30年代,上海是冒險家樂園,但因戰事及政權易手,香港便後發先至。去年,香港市場集資額超越紐約,其市長彭博意識到資金會自紐約市流走,立時要託顧問公司去做研究,怎去保持競爭力,好留住資金,留住人才。筆者可以斷言,無論彭博做甚麼,都只能阻一阻地球轉,因為歷史潮流不可抗拒。紐約要失去其金融霸主地位,實是必然,因為世界在過去30年確實變了。

這30年來最大的變化是共產主義解體,後果是將會使歐美的資本主義飽受威脅。這是個很諷刺的事,你以為消滅了敵人,但其實是「養活」了敵人,去消滅自己。

鐵幕終打破 人民得溫飽
美蘇冷戰時,蘇聯的赫魯曉夫跟美國的甘迺迪碰頭,大家互吹牛,說自己的制度有多好,起碼是好過對方的。數十年下來的競爭,證明了資本主義先勝一局。筆者說先勝,是因為共產主義搞均富主義,結果是均富變齊貧。資本主義搞的是富者愈富,貧者愈貧主義,但世人看見的是巨富,看不到赤貧。此一如外國人到香港,必定看到巍峨大廈,要看得深才能看到廟街的後巷。結果是不少人均以為資本主義好過共產主義(筆者指的是在創造財富的一面,其他意識形態不談)。不少人亦以為做官的,一定是圖私利,不理人民死活。的確世上確有不少壞官,然世上亦有些好官。鄧小平不要均富、齊貧,堅持要讓一小部分人富起來,結果是為中國社會創造出大量社會財富。蘇聯的戈爾巴喬夫一手拆了共產黨的台,讓東歐諸國獨立,美國及其盟友認為這是資本主義的勝利,其實是真的勝利者是現實,是要解決人民溫飽的現實,是做「天子」的責任。

筆者所謂的「天子」,不是又要搞皇帝封建。「天子」,是泛指人民領袖,無論你是皇帝還是總統,是獨裁者還是無政府主義者,你都不能不理你的子民。雖然子民是親疏有別,但「天子」一定要照顧親他的子民。唐太宗李世民就講過:天下不是為天子而設,天子是為天下而設。希望我們的特首候選人,不要在爭選票時才講這話。在得票得「天下」之後,仍能貫徹這個「天子」是為天下而設的精髓,就將是港人之福。能做到這點,也就不怕甚麼的資金流走,因為只要你做好本份,只要你仍有吸引力,則千金散盡還復來。就一如香港自73年第一次股災起,資金流走就出現過不知凡幾,但只要香港做好自己,資金不也是仍流回來?

資金要留港 須配合中國

我們當然亦要明白,每次的資金流入、流出,都是有新的環境,新的吸引力,新的利淡因素,新的驅動力。如仍以過往的標準去看未來,就一如看倒後鏡?車,要停車,泊車應看倒後鏡,但如欲向前,則一定要向前看,倒後鏡只用眼尾瞄30秒便夠,看得太久,怕會撞到前車。

筆者在上文講過紐約市長彭博做甚麼都不能扭轉資金自紐約流出的現象,但香港有關當局又是否能有力轉乾坤?答案是有,問題是,認不認識要做甚麼,用多大力度去做。

首先,是要拋棄香港必定可以成為金融中心的自大心態。如果不跟中國充分配合,香港就會淪為另一個紐約,做甚麼都不能停止資金流出。

香港人口700萬,紐約人口肯定多過香港。紐約不光有三億美國人的財富支持,亦有環球巨富資金流入去的支持,此即紐約的「水源」,少說也有十幾億人,才可以使紐約華爾街執世界金融中心的牛耳。不過一如前述,共產主義解體,使到以前經濟十分落後的共產主義世界,如東歐、中國、越南,錄有快速增長。資本主義的特色是唯利市圖,如以前的共產區經濟增長快,又肯開放市場予外資,沒有理由會認為今時的資本家白癡了,不去將資金由增長率較慢的前資本主義區,轉投今時增長率較快的前共產主義區,實則今時已是資本主義區。

香港處於這個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交接區,只要我們能做好左右逢源的接待工作,資金在一定時空內,是會仍留在香港的。

香港佔地利 左右可逢源
資金在一定時空內,留在香港,而不是永遠地留在香港,是因為內地有不少可取代香港的金融中心湧現。在1978年,即中國未開放前,香港是做獨市生意,但在中國開放後,香港的獨市地位是會備受挑戰的,要保持香港的金融中心領導地位,香港有關當局是要跟中央談心,先要求中央在以後每個五年規劃(不是計劃),要留個角色與香港,不能不理中央,只顧自己。要明白,中央是有其13億子民要照顧。如中央這個「天子」要實行為天下而設的責任,則中央是不可能為你700萬港人而打亂其為13億人的規劃。

在97年之後,政府仍有些官員要堅持河水不犯井水,井水不犯河水的規條,結果是過境通道遲遲不上馬,便產生了今時跨境交通種種不便的問題。前數年,有大狀執著《基本法》的一些不完善點,打贏了莊豐源案的官司,讓凡是在港出生嬰兒都可成港人。當時法律界也分成兩派,有要求人大釋法去補救,但又有人喝止不許釋法,結果就產生了今時的內地孕婦來港產子難題。

內地孕婦來港產子看似跟港金融中心地位風馬牛不及,但筆者只欲指出,如果有關當局,不是從整個樹林出發,只著眼在一片樹葉時,則肯定香港會失去金融中心這個森林,遲早會淪為另個南昌、長安。

金融市場是只爭朝夕,不問天長地久的,10年後香港會否淪為廢墟,是太遙遠事。在未來幾年,香港會怎樣,是生,是死,還是不生,不死?

港人過橋抽板
香港要生定要死,存乎一念之間。沙士之後,北京拍板自由行,當時港人十分歡迎,因為同胞消費使香港經濟生,但數年後到今時,就有「本土論」,要舉番支英國殖民地旗,甚麼是「過橋抽板」、「打完齋唔要和尚」,清楚明白。你叫內地同胞、中央怎辦?

13億人有13億人的經濟,700萬人就只能有700萬人的經濟,是生、是死,最緊要是「你知你做緊乜」,700萬人自己食自己,也不會「死」,只肯定是不能有食13億人的「生」,而這是港人所應考慮的,明天再談。

點石成金 - 石鏡泉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