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市新聞
27/06/2014 10:09
《談國論企-黎偉成》積極發展債券市場深化互聯互通強化監管協調
《談國論企》中國國務院2014年5月8日發布的《關於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
若幹意見》,提及要規範發展債券市場時,強調(i)完善公司債券公開發行制度,作為積極發
展債市的重要策略,並且力求(ii)深化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和(iii)加強債券市場監管協
調,加大查處債券市場虛假陳述、內幕交易、價格操縱等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的力度。惹人注目之
處,更有要「減少對外部評級的依賴」的同時,又要規範發債券市場信用評級服務,故相信中國
今後會建立本國具足夠份量、優異公信力的國際級評級機構。
*料建立本國具公信力評級機構減少對外部評級依賴*
《意見》就規範發債券市場所提出的四項要點,最是惹人注目之處當然是(一)「強化債券
市場信用約束」中看來「輕輕」一句便帶過之「減少對外部評級的依賴」,卻又絕對不可稍一忽
視者乃(I)「外部評級」之語,顯然是指「國際信貸評級機構」,而「國際信貸評級機構」又
以美國資本之三大機構於世界各地的政府以至商業層面的評級成為主導,影響力相當深遠,乃無
可避免地得依賴者,並尤以在國際信貸融資市場為然,問題是這三大美資信貸評級機構的公信力
顯然有頗不少值得質疑,最明顯的例子為(i)在年前的歐債危機時,在十分短淺的時間幾乎排
山倒海地把一個接一個歐盟國家的信貸評級,一次又一次的降低,但到歐債問題現今達致基本平
息之境,又很吝嗇地無甚表示,可以解讀者為每多負面,唯是(ii)對其註冊主權國之美國,
債務負擔實已龐大,還要持續不斷「量化寬鬆」,評級也十分「量化寬鬆」。此一不合理之雙重
標準「評級」,亦見之於(iii)對中國。
由是(II)中國要「減少對外部評級的依賴」,政策和策略是對勁的,但環球政商信貸融
資評級仍以「三大」為主,不能夠不「依賴」,而是要「減少」,策略上是逐步作出「減少」,
特別是在本國的信貸融資評級而言。
此亦可以引伸的解讀,為(III)中國顯然會積極建立本國的信貸評級機構,作為「減少
對外部評級的依賴」的重要基石。但這很有需要打造出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信貸評級機構,
和要在國內、外逐步建立廣為認同的專業和公信力,非得需時始成。
同樣重要者,為(二)要完善發行人信息披露制度,提高投資者風險能力,由是《意見》提
出(a)建立債券發行人信息共享機制,(b)探索發展債券信用保險,(c)完善債券增信機
制,規範發展債券增信業務,特別是要(d)強化發行人和投資者的責任約束,健全債券違約監
測和處置機制,支持債券持有人維護債權人整體利益,切實防範道德風險。
有了信用約束,始能夠(三)使完善債券公開發行制度,取得預期良佳效應,包括(1)發
展適合不同投資者群體的多樣化債券品種;(2)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債券制度;(3)豐富適合
中小微企的債券品種;(4)統籌推進符合條件的資產證券化發展。支持和規範商業銀行、證券
經營機構、保險資產管理機構等合格機構依法開展債券承銷業務。
*要資產證券化和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債券制度*
此之廣為關注為:(A)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債券制度。中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2013年
12月末議決強調,要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作為經濟工作的重要任務,並指出(i)
把短期應對措施和(ii)長期制度建設結合起來,做好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各項工作,正正
反映出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的高度重視,及有決心與信化解,而當務之急乃嚴厲責成(
1)省市縣鎮鄉等各級地方政府盤點、核實現時的財政與債務實況,和(2)以商業銀行為主的
各級金融機構實報對各級地方政府及相關機構的融資等債務權益,準確地評估現存問題、制定出
化解短期風險之道,並(3)盡快制定、落實執行各級政府的財政預算,審核和檢查,作為長期
規範地方政府財政與債務問題的重要監理工具。此之為跟進工作。
(B)資產證券化,亦屬重要的新發展。讓資產可以作出「證券化」的發展,好處當然予資
產的持有人透過所持的資產再融資,使資產可以「活化」,即強化持有人的流動性,但《意見》
特別表明者,為要「符合條件」,和要「統籌推進」,策略合理。
(四)加強債券市場監管協調,當然是必可少之舉。《意見》提出要(I)充分發揮公司信
用類債券部際協調機作用,各相關部門按照法律法規賦予的職責,各司其職,加強對債券市場準
入、信息披露和資信評級的監管,使建立投資者保護制度,確切地達成其事;同時要(II)加
大查處債券市場虛假陳述、內幕交易、價格操縱等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的力度。亟望不要出現「三
個和尚無水喝」之「各行其是」歪象,監管協調,十分重要。《資深財經評論員黎偉成》
(waishinglai210@yahoo﹒com﹒hk)
返回新聞主頁
談國論企 - 黎偉成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