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遊樓市】同是重慶不同命運(脫苦海)
重慶大廈以前只是尖沙咀眾多商住式大廈之一,自從電影《重慶森林》之後成為名廈,隨了樓上的賓館和特色餐廳吸引到人們的注意力外,地下的商場多翻易手和拆售也成為地產界的傳奇故事。現時的重慶大廈,除了地面商舖外,還有兩個商場,可以看到截然不同的風格。三種物
業類型就像做實驗那樣,有同一地點進行比較。
地庫現時名為「WK廣場」,WK其實就是著名體育用品集團允記,所以內裏除了有數間咖啡廳、兩間茶餐廳外,其餘均是出售體育用品的專門店,給人的感覺的整齊、舒服的購物地點。再之前名為活方商場,是主題式的商場,走的是精品格局。
而二樓至三樓,現時名叫「重慶站」,現時所見除了近門口數間連鎖店外,都是劏場的格局,很多舖位都是空置,有經濟的都是賣電子產品、遊客商品和美甲店之類,給人雜亂的感覺。這一部份正正是當年人稱「神童輝」的羅兆輝一買一賣大賺5億的部位。
這兩個例子,正好反映出劏舖沒有投資價值,在同一個地點,起眼的一樓二樓位置,竟不及縮在地底的地庫,主要的原因是在遊客區,人流是追求舒適的購物體驗,主題商場甚至由單一零售商管理的商場,容易聚集個別興趣的購物者。
但劏租由於業權已賣散,就算全面租出也會難免舖面行業雜亂無章的問題,而極少數成功的劏舖個名,如高登、黃金、先達等,也是在特定的機遇之下集中做某個行業而成功。至於仿傚者如旺電、星際城市等,即使位置更佳,到今日仍然未建立到強勢的主流行業。
日前有報導重慶地下的街舖有藥房突然結業,旋即以低價招租,始終地舖在行業靈活性上,遠比樓上商場為佳,只是地舖投資,並不是一般小市民可以參與。
趣遊樓市 - 脫苦海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