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多面睇】由Defined Benefit 到 Defined Contribution(李兆波)
近日在不同的場合與不同年齡的人士講退休策劃,其中一個趨勢是由Defined Benefit到Defined Contribution,即是界定福利轉到界定供款。前者可以知道拿到多少
錢,後者並不知道。有人說前者較後者為優厚,原來也不一定。在最近的一個講座中,主辦單位的負責人說他從界定供款計劃提款時,拿的款項比起他在該企業工作時拿的更多。
強積金是界定供款的退休計劃,即是大家知道供款是多少,卻不知道可以拿多少。可以拿多少很視乎投資的回報,投資好的話,自然拿到多一點。那位負責人在提款時拿到200個月月薪的款項,成績相當好。不少人說,即使是界定福利計劃,拿到的款項最多可能是月薪的100倍,這已是很好的計劃。
界定福利計劃由專人打理,不用自己操勞。界定供款計劃的自由度很大,管理得宜的話,拿到的款項便大增。可以說界定福利的計劃已成過去,那時候退休計劃不是必須的,當強積金計劃實行後,大部份企業已轉到強積金這個界定供款計劃,因此大家必須有管理的意識,否則後果與人無關。
由不少國家的數字可以看到,由界定福利轉往界定供款的趨勢將會持續。主要的原因是當界定福利不夠支付時,僱主要再注資,變相風險由僱主承擔。用了界定供款時,拿到多少沒有保證,而且是受僱員的投資決定所影響,僱主沒有回報的保證。
由此看來,公務員的長俸、其他企業的界定福利計劃,以及津貼學校的公積金計劃,皆是好的退休計劃,後者有保證5%的年回報,在此時此刻,是相當吸引的水平。
理財多面睇 - 李兆波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hk.finance.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