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論 - 林少陽 2017年9月27日
立論:看好後市勿亂陣腳
■假如港股在十九大後仍然拒絕調整,很大可能會一路由年頭升到年尾。 資料圖片
周二港股表現比預期中硬淨,想低位撈貨的投資者,恐怕暫時未必能夠如願。即將踏入過往多次港股出現轉角市的10月份,即使是博殺型投資者,亦可能會在下個月暫時收一收油,或稍為影響下個月的市場氣氛。
目前港股整體估值「話平唔平,話貴唔貴」,實在沒有必要自亂陣腳,以十上十落的心態增持現金,只須稍為減低組合的槓桿,或稍為將一些獲利豐厚股價已處高位的股份,換馬至基本因素正逐步改善,而股價只是處於整裝待發階段的新倉。
下月美聯儲局將啟動縮表程序,18日中國將舉行「十九大」,或乘機被投機者利用舞高弄低港股的借口。現時預備定一點頭寸,說不定下月有機會派上用場趁低撈貨。
由於中國經濟剛由2016年下半年開始復蘇,以一個復蘇中的經濟體而言,目前不足13倍市盈率的港股,遠未到偏高水平。因此,本欄仍看好港股後市表現,假如十九大後港股拒絕調整,今年剩下兩個月,港股很大可能一路由年頭升到尾。
最近電動車行業備受關注,多間大行出報告唱好行業前景,其中瑞銀相信歐洲電動車的整體成本(車價減電動車有效壽命內可省回的能源成本),將於2018年與傳統汽油車扯平,成為全球首個車價與汽油車達到parity的地區。屆時歐洲消費者,毋須政府補貼,亦樂意於下次買車時轉買電動車。
大宗商品谷底反彈
歐洲大部份國家的汽油稅均為全球最貴,而中國及美國不收或只收取極低的汽油稅,電動-汽油車parity的時間要再推遲幾年。但報告重點是,電動車平過汽油車的日子指日可待。
經濟發展並非直線而是螺旋式運作。瑞銀對電動車的成本預算能否成為事實,最大樽頸來自鋰電池的原料供應是否充裕,若電動車未來幾年需求急升,恐怕作為供應樽頸的主要電池原料鋰、錳及鈷,成本價很大機會飛升。若電池技術在可見將來未見突破,恐怕電池車要大行其道,仍有實際困難,因成本持續下降,將受到電池原料供應稀缺的制約。
隨著全球經濟持續復蘇,主要的大宗商品正逐一從谷底反彈,上述製作鋰電池的原料價固然已升了不少,就連其他基本原料如鋼、鋁及各種有色金屬,一樣有價有市。就連因為曾經供應過剩的尿素及甲醇等化肥及化工原料,亦在需求逐步恢復而廠商減產之下,逐步攀升。
中海油化學(3983)由於主要生產原料供應由母公司以長期合約價銷定成本,具備較佳的成本優勢,即使在最差的市況之下,仍能保持足夠利潤,隨著屬下兩種主要產品價格回升,預期今年盈利將錄得可觀的增長,現時不足0.7倍的市賬率,反映市場仍不相信上半年盈利復蘇能持續,筆者認為市場未免太過悲觀。
(作者客戶持有中海油化學股份)
林少陽
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
本欄逢周三刊出
林少陽
立論 - 林少陽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