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7年9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評論 2017年9月27日

財經評論 2017年9月27日

財經評論:植入廣告救影視業


■陳小春及兒子Jasper參與演出《爸爸去哪兒》第五季。互聯網圖片



最近國內播出《爸爸去哪兒》第五季,由於本港知名藝人陳小春及兒子Jasper亦有參與節目演出,基本上每一集節目播出後,翌日就會被Facebook各大專頁洗版。基於好奇心,筆者收看了兩集節目,最大感想是

:「廣告,全部都係廣告!」

從地上到枱面甚至到床上,鋪天蓋地都是各冠名贊助品牌產品。孩子在節目中常吃特定牌子的朱古力及飲用某牌的牛奶,各品牌Logo有幾秒zoom in定格大特寫、再配上一兩句廣告口號,出現的頻繁程度可媲美節目的參演者。更甚者,節目中間會穿插由參演者手持贊助品牌產品拍成的「真·廣告」,取代原本廣告時段,植入廣告的手法可謂層出不窮。

無孔不入的廣告背後是上億元生意。據《第一財經》報道,有品牌以11億元(人民幣·下同)的「打包價」獲得《我是歌手4》和《爸爸去哪兒4》的獨家冠名權。

此前,第一季《爸爸去哪兒》廣告冠名費僅2,800萬元,第二季上漲到3.12億元,到第三季已高達5億元。而這統統還未算節目的後續收入,譬如開拍電影等,難怪早前中國廣電總局下令嚴禁「炒作明星子女」的真人騷節目時惹來一片哀嚎,不過節目改為在網絡平台上播放,又可以樂孜孜地繼續收錢。

當然,要令觀眾容忍那些「老是常出現」的品牌Logo及產品,節目質素必須有所提升,方能留住觀眾。起用知名的中港台明星,再用航拍機及上十部攝錄機進行多角度拍攝已是等閒事,背後牽涉到的人力物力自然不少;節目的後製功夫更教人眼前一亮。基本上每一幕都有後製貼圖及精美特效,毫無山寨感。

有廣告界友人酸溜溜地說道:「梗係,幕幕都係錢嚟,有錢實做到。」重點正正在於,人家有錢,所以做到高質節目,有傳一集節目的製作費由數百萬元起跳,你有沒有?

廣告始終是電視台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回望本地電視台的廣告收入,只有無盡慨嘆。近年被怒插食老本的電視廣播(511,TVB),上半年廣告錄得11.3億港元,主要是靠政府回歸20年生意及財仔廣告打救,但真正的商業廣告大戶如奶粉及護膚品,則繼續下跌。

電盈(008)旗下Now TV及免費電視Viu TV,上半年廣告收入分別為1.16億港元及9,400萬港元,遠不如人家一個節目的廣告收入,要如何提升節目質素?創新也要錢吧。

故此,當通訊局表示會在可行和適當情況下放寬植入式廣告的規定及限制,實屬好事。從局方早前完成的調查亦反映,逾1,500名受訪者中,八成受訪者對植入式廣告不反感,亦傾向支持放寬規管。筆者認為,放寬規定令電視台不怕動輒得咎,亦可藉機吸納更多廣告收入改善業績,甚至投放資源在節目製作上,觀眾亦能受惠,或許能夠挽回近年本地影視業的頹勢。

記者:溫婉婷

財經評論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