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評論:港股為何還未爆?
■閱文等焦點新股掛牌後,散戶投入程度明顯提高。 資料圖片
港股今年表現出眾,截至上星期五,恒指狂飆約35.75%,跑贏納指、標普500、南韓KOSPI、富時100等多個主要指數。上星期,有資深財經評論員指港股已累積一定升幅,明年隨時「爆煲」。筆者非專家,難知大市何
時轉勢,但就希望借此機會思考為何港股在錄得淩厲升勢下,至今仍未「爆煲」。
今年來,不論基金經理還是大行策略師,都強調港股企業盈利增長佳。據彭博數據顯示,現時恒指市盈率僅約13.8倍,與近20年平均值接近,較2007年10月30日大市走上歷史點數高位(31958點)的21.7倍仍有一大段距離。恒指未來12個月預測市盈率則約12.6倍,泡沫不但未現,更看似有不少價值重估空間。
北水入市理性亦是一大主因。今年北水持續湧入,並奪得部份股份定價權,但據市場觀察,相關資金主要來自機構投資者,入市上相對理性,只會買前景樂觀或業績不俗的優質股,不會盲追,令市場氣氛至今未致亢奮。截至周一,本月主板日均成交額只得1,169億元,遠未及2007年10月的1,654億元及2015年4月「港股大時代」的1,981億元。
順帶一提,在牛市「爆煲」前,港交所(388)往往表現強勢並領漲大市,該股2007年大漲165%、2015年4月單月則錄56.1%升幅,惟截至周一,港交所本年僅升34.5%,遠遜昔日表現。
不過,心水清的投資者想必留意到,自眾安(6060)、閱文(772)等焦點新股掛牌後,散戶投入程度明顯提高,甚至連主打「師奶」的電視節目都市閒情亦開始邀請股評人到來分享,截至上周五,下月期指未平倉合約更高達6.2萬張,雖筆者未知港股何時「爆煲」,但可肯定指數往後波幅勢必加大。
記者:莫亦熙
財經評論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hk.finance.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