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4年6月11日 星期三

點石成金 - 石鏡泉 2014年6月11日

點石成金 - 石鏡泉 2014年6月11日

打針雞與走地雞




走地雞好食過打針雞,因為走地雞強壯過打針雞。兩種雞跟投資何幹?

美儲局圈養的是打針雞,歐央行放養的是走地雞,對美儲局和歐央行言他們養的「雞」,即是銀行。

歐央行上周四提出負利率,即是將歐銀行存於歐央行的隔夜存款工具(DF)利率由0降至0.1%,是逼銀行不要再將錢泊在央行而是貸出去與實體經濟。

與歐央行這個負利率相反的,是美儲局在2006年的金融海嘯後,美銀行的虧損大,盈利能力差,為救這些銀行,美儲局對這些銀行超額存進來的存款準備金,支付相對高的利率。市場上有認為,銀行將錢存在美儲局也可以收到足夠利率收益時(要與風險對比,存在美儲局是零風險),就不會將錢借予企業,冒這些企業會破產的風險。循環下來,就會減少了美國企業獲得貸款去發展業務的機會,減慢了美經濟復甦的動力。

歐央行年底或推QE
附刊二圖也於2014年5月13日筆者文:「沒經濟復甦?」刊出過,美儲局之所以對美國的銀行如斯照顧,被人稱為劫貧(納稅人)濟富(銀行),但歐央行這負利率之舉,就應是劫富(銀行)濟貧(需要資金的企業)這對兩地經濟後市如何?到今年底,應有分曉。

為甚麼是今年底?這又要回顧歐央行行長所推出的六招是甚麼。

近日,歐央行推出了一攬子QE政策,具體包括:⑴降低主導再融資利率(MRO)10個基點至0.15%;⑵將隔夜存款工具(DF)利率由0降至-0.1%;⑶實施定向長期再融資操作TLTROs,融資期限4年,2018年9月結束,規模4,000億歐元,約為2014年4月30日歐元區對非金融機構存量貸款的7%,會在2014年9月和12月分別操作兩期,利率為MRO利率+10bp,商業銀行最高可獲得相當於淨貸款額3倍的TLTRO額度,從每期TLTRO開始起第24個月開始允許償還;⑷延長主要固定利率全額融資操作,利率固定為MRO,從2015年7月到2016年底;⑸不再執行證券市場計劃(SMP)的沖銷操作;⑹準備購買ABS。

歐央行副行長Constancio和執委Coene均表態:需要等到年底,看一系列措施的效果,才決定是否需要祭出「補充措施」。另一位執委Nowotny直截了當:不會再降息,如果歐央行行長頭5招不能挽救疲弱的歐經濟(這包括銀行始終不肯大手貸款與企業)則歐央行將會行第六招:購買ABS,這即是美儲局的QE,而且這個QE可以是極大規模的,歐央行要行QE也是被迫出來的。為避免全球匯率戰的公然爆發,2013年的G7會議和G20會議曾約定:任何一國不得設定本國貨幣的目標水平,並就此採取直接幹預措施或通過購買國外資產的方法達到目標,但基於國內經濟形勢而採取的國內政策,其所間接造成的匯率變化,無論何種水平都是可以接受的。也正因如此,此前著眼於降低本幣匯率的日本,通過大規模的量寬,實現了日圓匯率的大幅下降。

歐元貶值將影響人民幣
這也就是說,2013年的G7會議(不包括俄羅斯和中國,只包括:美、英、德、法、日、意、加拿大)限制了這些國家不得打匯率戰,但美、日就一於大印鈔票,買自己的債券,壓低利息,息低,印鈔量又大,其匯必貶,所以美元、日圓都見出歷史水平的低息,而其匯價就貶至低水平,圖以此振興其經濟。但歐央行因歐盟關係,是未可大量印鈔票(德國反對)結果就是啞子吃黃連有苦自己知,看著歐匯升近1.4區,這對以出口為其經濟主脈的歐盟,特別是德國經濟極為不利,歐央行如再讓之下,則歐元升上1.42以至1.46時,怎辦好?十多年前,前幾任的歐央行行長(忘了其名)曾表示過,1.27是歐元的舒適區Comfort Zone,今時歐匯仍企1.36至1.32間,有幾不舒服?大家可以估到。

在央行的存款負利率與0利率相比,對商業銀行的行為會產生更大影響。面對負利率,商業銀行會盡量減少存款,其可能選擇的途徑只能是:

第一,少吸收存款。從這個意義上說,商業銀行會降低存款利率,這會降低人們持有歐元的興趣而選擇非歐元資產;第二,增加庫存現金。商業銀行保留更多存庫現金;第三,轉而持有非歐元資產。大量現金留於庫存,同時由於歐央行固定利率全額融資操作的存在而不會導致流動性風險,這將會給商業銀行提供利用庫存現金賺錢的機會。尋找一種流動性足夠高、市場容量足夠大的投資標的就是大勢所趨,由此美元將成為主要市場。所以,這會使得大量的歐元區商業銀行轉而持有美元資產,由此將逼高美元匯率。反過來,美元愈是升值,就愈是會鼓勵歐元兌換為美元。

歐元如大貶值,對我們有甚麼影響?買歐洲車,買歐洲貨可以平些,但更重要的是會影響到人民幣。

國內經濟學家魯政委計過數,人民幣中間價的變化有70%概率與美元之升貶反向,78%概率與歐元升貶同向。不過在歐債危機期間,歐元貶值,人民幣卻對美元總體升值,這是可以理解,歐債危機啟示歐元可以解體,自歐元區流出來的資金是會有乜買乜,只要不是歐元便成,故當時人民幣升,日圓升,金升,銀升,乜都升,獨歐元跌。

到今年底,如果歐央行買債規模不太大,就會跟魯政委計的概率數一樣,歐元貶,人民幣也貶,但如果歐央行買債的規模超大,就算歐元沒有解體的危機,也一樣會讓一些投機資金泊到人民幣來,這將會產生甚麼影響。

2013年日圓大量QE,貶值時,在2013年1月,中國的外匯佔款就急湧上7,000億的歷史高位(在整個2012年單月是在千億上下),在之後的2月至4月,外匯佔款一直在2,000億之上,這便引起了中央警覺,透過查海關數,知道有不少人做假單將外資匯入到中國賺息,賺匯價。

假如屆時歐元貶值又帶來大量「假外滙佔款」時,央行能做甚麼?

⑴資金要回籠,即央行看似要收縮銀根,但市場銀根因四方之水流入而充斥市場。

⑵人民幣升值壓力重來,這與「穩外資」、「穩增長」、「保就業」目標相違,結果是央行要被迫減息。

近日有外媒傳人行頂住各部委,不減息。不全面降準,有人謂是內部鬥爭,唉!又是以鬥爭看問題,而不知周小川(這個一度在IMF開會多過在國內開會的人行行長)怎不明白歐央行今年年底如QE,或大量QE的可能後果,如果今時不留定彈藥,到時是子彈耗盡時,怎去擊退炒家,而這些不受約束的資本,是會延滯了中國經濟改革的契機?

正是:
殺戮何須動幹戈,
銀紙已可掟死你。
言已盡,各位執生。
點石成金 - 石鏡泉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