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Uber經營方式的懷疑
對Uber經營方式的懷疑
大部分用過Uber服務的人都印象不錯。用Uber的第一個好處是心中可以有個底,知道附近有沒有車可以提供服務,約甚麼時候會到。若然在路邊截的士的話,那就連甚麼時候有空車經過也不知道。就算真有空車經過,那車也可能拒載,但Uber的車
是早已知道你的需要的,當然不會拒載,亦不會要求收取額外的車資。
第二個好處是Uber的司機一般都很有禮貌,不會在路上不斷埋怨你要去的地方太塞車,或嫌你坐的路程太短,以至令你的乘車感受非常不舒服。Uber之所以能夠做得這麼好,是因為Uber的軟件記錄了所有司機的行程,顧客如有投訴,Uber會知道哪個司機需要負責,並對他作出懲處,經常表現不好的司機會被淘汰。
第三個好處是Uber的車都簇新乾淨,讓顧客不用擔心有安全與衛生的問題。此外,車上還有瓶裝水供應,讓顧客感到自己受到關懷。
此之所以,Uber在香港的口碑不錯,尤其是在年輕與高收入的群組,他們都對政府遲遲未讓Uber合法化非常不滿。不過,我個人在肯定Uber的優質服務的同時,卻對Uber的長期不用賺錢營運方式有點懷疑。
Uber是2009年3月成立的,至今已是8年,但至今仍處於嚴重虧損狀態。2016年,全球用Uber的車資達200億美元,Uber的收入則有65億美元,但仍有28億美元的虧損。這代表,Uber之所以能夠提供這樣優質的服務是靠願意虧損作補貼的。
然而,企業要持續發展,總不能長期入不敷支。到將來Uber要爭取盈利時,能否繼續提供如此優質的服務就成疑問。
有人說,Uber這類互聯網平台,將來的經營成本很低,要賺錢一點不會困難。現在Uber之所以虧損,是因為在開始要花費大量的資金,向乘客與司機作補貼罷了;目的在於「燒死」競爭對手。但這正正是我最擔心的地方。
互聯網世界Winner takes all,所以Uber在世界各地都企圖壟斷市場。在中國大陸,當Uber發覺自己的「燒錢」能力不及對手時,就寧願賣盤撤走,以把資源用在有機會壟斷地位的地方,因為他們很清楚,只有在他們能取得壟斷地位的地方,他們才有收費上的話語權,他們才可以在車資與提成上予取予攜。
以對司機的抽傭為例,他們剛來香港時,只收10%,現在已加至20至25%。以Uber去年在全球200億美元車資有65億美元收入計,他們的平均抽傭比率是32.5%。所以,香港的司機要有心理準備,將來得讓Uber抽更多的傭金。
有人說,讓Uber早日佔據市場後,他們就不用花錢去搶領導地位,屆時他們的成本就大降,他們就可以向消費者讓利。但實際的環境將不會容許他們這樣做。因為Uber前後已做了八輪融資,向投資者拿了80多億美元資金。Uber必須盡快向投資者提供合理的回報,怎有條件向消費者讓利?
現時Uber的估值已靠近700億美元(5,000億港元),若投資者希望每年有5%回報,Uber每年亦要賺35億美元(273億港元),才能令投資者滿足。因此,Uber取得壟斷地位後,加價的機會比減價多。
施永青 am730C觀點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www.am730.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