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4年3月25日 星期二

蘇教授論經濟 - 蘇偉文 2014年3月25日

蘇教授論經濟 - 蘇偉文 2014年3月25日


梅菲定律

不少人都會有這樣的一個經驗,就是在匆忙的時候會是「越急越見鬼」,凡是希望可以早一點完成的事情,往往會花上最多的時間。

在管理學上也有一條著名的梅菲定律,簡單點?,就是可以出錯的地方終會出錯。梅菲定律與其?是一個科學的理論,不如說是一個經驗的累積,站在管理人的角度看,任何員工都有錯誤的時候,這不是?員工如何不濟,而是員工是一個人,凡是人都會犯錯,同樣地,機構內的儀器也會有壞掉的時候。

人們平時對表現良好的員工不會有多大的注意,也不會留意運行正常的儀器,一切正常的表現都被看成理所當然。可是當員工犯錯或是儀器出現問題後,才會意識到問題所在,而這些失誤卻往往會讓人有深刻的記憶。其實人和物都有失誤的時候,以前沒有出錯只是還沒有到出錯的時候,但這個失誤到最後還是會來臨的。

舉個例子,一個複雜的機器有著成千上萬的零部件,由於每個零件的失誤都會讓這台機器壞掉,這等於說這台機器終有一天會壞掉。從或然率的角度看,假如一件零件失誤的機率只是萬分之一,要全部一萬件零件一起壞掉,機率是0.0001的一萬次方,數學上雖然還是一個數值,但實際上已是零,相反要這一萬件零件完全沒有任何失誤,機率是0.9999的一萬次方,即大約百分之三十七,而機器出現一個零件失誤的機率已是幾近三分之二,可見不論原本失誤的機率是多少,只要有失誤的可能時,失誤的機率就會通過多重實驗而增加,到最後失誤終於出現。

而人出現失誤的情況比機器嚴重,也令梅菲定律在人為出錯上更令人關注。所以不少管理人員會特別針對高風險的部分,盡量將失誤的風險降低,理由是失誤是沒法避免,可以做的事情是減低失誤的可能。有的管理人員甚至會以為失誤既然不可避免,倒不如專注將失誤的後遺症減至最低。

蘇教授論經濟 - 蘇偉文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