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4年4月9日 星期三

大英Blog物館 - 黃國英 2014年4月9日

大英Blog物館 - 黃國英 2014年4月9日
捕捉股市贏家須克服畏高症
2014年04月09日
如要估計市場上所有股票的累積回報,心中的印象會是多數與大市相若,不外跑贏、跑輸一點。可是根據長板投資(Longboard Asset Management)做的一份研究,市場的現實與這種想像,有很大距離。研究對象是在一九八三年至二○○六年期間,全美國的股票(剔除欠缺流動性者,大約有八千隻入選)。研究人員追蹤這數千隻股份,在二十年間的累積總回報,表現原來極端兩極化,與指數的回報,卻沒有多大關聯。

贏家全取輸家埋單
先看一點基本數據。由差的一方說起:三成九股份的累積回報是負數,注意並不是一年半載為負,是持有整段期間,最後為負。而百分之十八點五股份,股價下跌七成五或以上。與羅素三千指數相比,六成四的股份跑輸。股份表現不佳的比率如此之高,股市卻能穩步上揚,全靠兩成半的股份,抵銷了下挫股份的跌幅之餘,還令整體價值上升。約有兩成的股份,是特級贏家,二十多年間累積回報起碼有三倍以上,並非霎眼嬌。

長板投資將這份報告命名為「資本主義的分布」(The Capitalism Distribution),說明市場就是由大批失敗、最多普普通通的公司,與少數極為突出的贏家組成。這種狀況不講平均,絕對是贏家全取,輸家埋單。財經作者Michael Covel也提供過同類數據:一九九一至二○○八年,羅素三千指數年均回報百分之八。如果買齊全部股票,卻沒買最好的百分之五,年均回報會跌至負百分之一。相反,同樣是買齊全部,而避過最差的百分之五,年均回報可提升至百分之十二。由此可見,其實操作的勝負,就是由兩個極端的股票群組決定。

從這些數據,不論是被動與主動操作,都可有所得着。研究的結論,某程度上為被動式指數化投資背書。因為如果選股能力不足,錯失贏家、投入輸家,又不夠分散,傷害可以很大(隨意選一隻,百分之十八點五機會累輸七成五)。倒不如用指數大包圍,起碼贏家齊腳,而且輸家會漸被淘汰剔出,長遠夠冚。尤其是轉戰海外市場,人地生疏,最快入手就是指數基金。當然,應選股份數目充足、具代表性的指數,如標普指數,或上述的羅素指數;恒指等比重偏頗和股份數目少者,則不在此列。

貪平買入無運行
至於決心以主動式操作,又有何啟示?其中一大重點,就是一定要克服畏高症。贏家本來就屬少數,研究人員梳理它們的共通點,發現它們與其他股票最大的分別,是處於新高的時間不成比例地大。邏輯上固然合理:假設一隻股票由二十元升到三百元,過程很難一蹴而就,而是三十元、四十元……逢關過關,每一步都是新高。當其不能再創新高,才是危險。例如研究期間,通用電氣創新高次數一千零一十一次,累積升幅二十五點三一六倍;思科(CSCO)新高四百八十八次,累升九十九點九七五倍;微軟(MSFT)新高四百二十四次,累升六十二點一八八倍。見頂後當然不再創新高,三者分別下跌七成一、八成一及六成一。換言之,如果不畏高買強勢股,訂下止蝕,或多或少可以享受升幅;反其道而行,待轉弱才貪平買入,反而大多無利可圖。

轉載至《東周刊》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黃國英
大英Blog物館 - 黃國英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