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找藉口不加息
又屆美息會,市場有甚麼反應?冇,因為睇死美儲局又會再找藉口不去加息。
2013年定出通脹率升,失業率跌就會加息,但之後就一直搬龍門,不加息。前兩次謂要看歐央行,上一次謂要看中國,今次會講看甚麼?可能講要看紐央行,因為據澳新銀行分析團隊稱:
該分析稱,目前歐洲央行繼續
持有新的鴿派立場,相反美聯儲卻也不支持2015年內加息,日本的量化寬鬆(QQE)以及澳洲聯儲預期降息的效果又飽受質疑,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新西蘭正在密切關注海外消息。
隨著G4央行(即美聯儲、歐洲央行,英國央行和日本央行)的貨幣政策正常化預計時間(英美收緊,歐日寬鬆)一拖再拖,該分析正重新認識到,紐元匯價可能再度面臨預期國內基本面背道而馳的升值壓力,這將迫使新西蘭聯儲進一步採取行動來保駕護航。報告還指出了,比起下周,各國更有可能在2016年出台新政策,然而,新西蘭的利率比起與全球其他國家明顯偏高,對紐元匯率形成推高壓力,對已經低迷通脹形成走低壓力。雖然,目前新西蘭經濟總體運行良好,目前並沒有迫切需要降低OCR的國內因素,但是海外因素是讓人不快的。
美國自身經濟未回穩
哈!美儲局謂要看歐央行,看人行,都算有個你不知要信不信的藉口,但如果謂要看紐央行,則美儲局真正技窮,連藉口也技窮。以前美儲局搞QE有考慮過其他央行嗎?沒有,只是自救。到今時要De QE就阿之阿佐,要考慮這考慮那,說到底都是自己捱唔起加息。
如果我們以:你富貴才可加息,窮就要減息來救,這個簡單邏輯來看,美國遲遲不De QE,加息,就是因為美國人窮,經濟亦窮。
美國的失業率是低,不是美國人不窮了?對不起,美國今時有個名詞叫Working Poor,工作窮人。
工作窮人(Working Poor),這是指那些在收入低的行業打工,即使拼命工作,每周工作60個小時,但也掙不了多少錢,無法使自己和家人改變窮人的命運。美國的保守派人士認為富人擁有巨大的財富理所應當,因為富人更加努力工作。但現實是,美國有很大一批富人並不是依靠自己的辛勤工作積累財富,而是因為他們有個好爸爸,可以繼承財產坐享其成。工作窮人和不工作的富人這兩個群體人數的增多是美國貧富差距擴大中的一個新現象,而且對於只要辛勤工作就能改變經濟地位的傳統理念構成了挑戰。
工作窮人數量漸增
美國長期以來很自豪的一點是,普通人白手起家也能成為富人,但現在白手起家成為富人的人數增加幅度遠不如不工作的富人增加幅度大。如今美國60%最富有的人是靠繼承財產擁有天文數字般的財富。例如沃爾瑪的繼承人擁有的財富要超過美國40%人群一年收入的總和。波士頓財富和慈善研究中心的一份報告指出,從2007年到2061年,美國富人將會給後代傳承59萬億美元的財富。依靠繼承財產擁有巨大財富的人被稱之為美國的新貴族,他們可以不用辛勤工作照樣過著豪華的生活。
與此同時,美國現行的稅收體制也有利於富人坐享其成。富人的收入多來自資本利得,而美國資本利得的最高稅率已從1980年代的33%降為今日的20%,比36.9%的個人收入所得稅最高稅率要低16.9個百分點。另一方面,金融資產的擁有者如果在生前沒有動用資本利得的增值部分,就毋須向政府繳納資本利得稅,而他們的後代在繼承這筆資產時也不需要向政府繳納任何資本利得稅。美國現在1億美元以上的遺產繼承案中,超過一半是採用這種方式讓繼承人受益的。而在遺產稅方面,富人享受的免稅額也是愈來愈大。2002年,遺產稅的免稅額是夫妻兩人200萬美元,最高稅率為55%.2006年,遺產稅的免稅額是夫妻兩人400萬美元,最高稅率為46%.2010年,遺產稅徵稅面臨一個空窗期,當年人們留下的遺產不用繳納遺產稅。2011年,遺產稅的免稅額夫妻兩人上升到1,000萬美元,最高稅率為35%。2015年,遺產稅的免稅額是夫妻兩人1,068萬美元,最高稅率為40%。2014年,美國每1,000個留下遺產的人中只有1.4個人繳納了遺產稅,而遺產稅的實際稅率僅為17%。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統計數據,2013年美國有4,530萬人生活在貧困綫以下,佔美國人口的14.5%。這是按照官方標准統計出來的窮人數字,按照美國的貧困綫標準,在2013年個人稅前年收入在11,490美元以下,四口之家稅前年收入在23,550美元以下就屬於窮人。
打工仔也有貧富之分
雖然美國窮人主要是兒童和沒有工作的成年人,但根據勞工部的統計數據,2013年至少工作27個星期的工薪族中有1,045萬人屬於工作窮人,佔工薪族人數的7%,比2009年增加了2%。2,400萬兒童生活在工作窮人家庭,加上1,045萬工作窮人,窮人人數合計為3,445萬人,佔據美國所有窮人的76%。
美國各族裔中,亞裔工作窮人比例最小,為4.5%。其次是白人,比例為6.1%。非洲裔中工作窮人比例最高,為13.3%。西班牙語裔中工作窮人比例也不低,為12.8%。美國16至24歲工薪族是工作窮人比例最高的人群,16至19歲工薪族中有11.2%的人屬於工作窮人,20至24歲工薪族中有13.2%的人是工作窮人。年齡愈大,工作窮人比例就愈小。在25至34歲工薪族中工作窮人比例下降到9.4%,35至44歲工薪族中比例為7.2%,45至54歲工薪族中比例為4.9%,55至64歲工薪族中比例為4.3%,65歲以上工薪族中,比例為1.7%。但在非洲裔和西班牙語裔工薪族中,16至54歲工薪族中工作窮人比例都較高,基本上在10%以上。亞裔工薪族中,20至24歲工薪族中工作窮人比例最高,達到12.3%。亞裔65歲以上工薪族中工作窮人比例要高於全美平均水平,這也是一個值得觀察的現象。
美國貧富懸殊加劇不單在這個富爸爸,窮爸爸的環節上,就算是打工仔,也有打工皇帝與打工咕哩之別。
圖一是美Social Security Administration為過去25年美國工人的工資收入作對比,大家不懂看那些錢不重要,結論是:有些打工仔賺得比人多,如果人人都賺一樣,就只有直綫一條,如果工人所賺差異大,就會橫綫一條,明顯的2014年的綫較1990年的綫又平又低。
消費乏力 經濟難轉好
從兩個統計數字也得出這個打工仔貧富差的現象,2014年美國打工仔平均年入44,000元,但如計中間數(median)就是29,900元。平均數高於中間數,當然是高端收入者拉高了個curve。就是因為美國的Working Poor多,20年前的5.1%失業率是不少美國工人都富,消費自然多,經濟自然好,息便可加,但今時的5.1%失業率,不少美國工人都窮(拿最低工資),消費怎能多,經濟怎會好息怎可以加?
美儲局在2013年定出的失業率跌便加息這個門檻,就是考慮少了有工做不等於收入好,亦即不等於有消費,亦即不等於經濟好,如當時改為,不看失業否,看收入,試想想家中四個人去打工,三個人失業,單有個人月入4萬,每家如是,你道可以加息否?早加啦!今時?四個都有工做但都是最低工資,點加呀!
點石成金 - 石鏡泉 舊文